物流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百亿市场可期!头部供应商受益
 据悉,虽然目前各款物流人形机器人的作业能力基本围绕物料搬运和拣选展开,而泛化能力并未得到展现。但随着多家头部大厂签订亿元级采购订单,已释放出行业从“技术验证”向“场景规模化”跨越的关键信号。 尤其是电商巨头在智能物流领域的持续加码,让市场高速增长。比如,京东物流10月24日宣布未来5年要采购300万台机器人,全面投入物流供应链全链路场景。这大概率刺激三通一达和顺丰等竞争对手也加速物流机器人的采购部署。 而相关物流机器人企业表示,随着整个产业放量,预计两年内机器人成本将下降60%-70%。而物流人形机器人有望降至让客户在1-2年内回本的价格区间(单台8万元甚至更低)——这时,泛人形机器人的投入产出比就将与分拣工人持平,显示出应用竞争力。 因此,业内认为,物流人形机器人已处在“商业化爆发的前夜”。 事实上,据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披露,今年上半年,中国复合机器人市场销售数量超1500台,已接近2024年全年销量,销售金额近10亿元。其中约有30%订单来自海外市场。而下半年来,多款物流机器人品牌已小批量交付客户验证。 展望后市,产业机构预计,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复合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亿。未来3-5年,物流人形机器人有望迎来爆发增长。到2030年,其在工业及仓储物流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尤其是海外由于人工成本更高昂,未来海外市场订单比例将不断扩大。 落脚到A股市场,可关注头部物流机器人供应商。而拥有庞大物流数据可用于训练机器人的数据企业也将受益。   .光.大.证.券.微.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