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字
 每天收盘后的评论是“张春林”,新来的请大家同步关注一下,每天16:00更新。周末传来的最大的消息就是关于抱团方面的。 消息面上,对金融市场,要及时矫正和阻断市场“羊群效应”;公募重大改革也落地,强调防范基金风格漂移。 同时券商传来消息,TMT全产业链持仓占比创历史新高,达到40%。 种种迹象表明,热门抱团概念股,典型的比如CPO、芯片等方向,赛道过于拥挤,短线或将面临分化,这是今天科创50指数再度下跌的主要原因。 从上周五开始,市场出现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三个字“高低切”,高位热门明星股回落,低位冷门题材回升,都在向均值回归。 此前有人说,你怎么不喜欢追热门,全是看一些中规中矩的方向?因为我知道,万物皆周期,大热之后必有大震荡,而大冷之后也会有春天,这可能也一种逆向思维吧。 周末春哥参加一个金融活动,其中一位大佬有句话,我印象深刻,他说,只要你不买太贵太热门的东西,你就能少亏一大半,比如2020年的消费,2021年的新能源和医药,其实它们都是当年的极致抱团方向。 极致抱团抱到最后,一定是瓦解,无一例外。 所以即使是最动听的故事,春哥也是听一半信一半,很多时候亏大钱或赚大钱,其实都是因为信仰笃定。 最好的策略其实是均衡,慢点但能穿越且走得更远,不追求极致。 很多人买基金看年内涨幅榜来选,一些平台为了吸引眼球,挑年度表现最好的推到首页,如果你看榜单买,其实和看年度涨幅榜买票没有啥本质区别,但这里有个冠军魔咒,这些冠军就类似妖股,你买一个翻十倍的妖股,还指望后面还能大涨? 选年度涨三倍的基金,不如选连续五年跑进前二分之一的基金,后者爆发力弱,但是亏钱的概率小,而买“冠军”,大概率后面亏钱,因为这种很可能是经理赌出来或押赛道押出来的冠军,但运气不可能一直都好,点背的时候,就是业绩倒数。 短线股指进入震荡期,高低切背景下,前期大热门品种回落,冷门股回升,会进行“中和”,像低位区的年度涨幅小的煤炭石油、短剧、文体传媒、消费、白酒、猪肉、医药和券商,这些都是典型的滞涨方向,存在轮动机会,而高位的芯片半导体、CPO、GPU等抱团集中的方向,短线延续震荡。 主板指数问题不大,因为沪指权重很多都是低位滞涨股,影响比较小,将围绕3950点拉锯,压力稍大的是科创50指数,芯片占比较大。 大白话说,就是涨得多的跌得快,涨得少的开始补涨,冷热互换。 □ .三.个.字  .张.春.林 
![]()  |